周二早上我在洗漱的时候,突然这个想法就在脑海中蹦出来了。
中国的孝,和欧美经常挂在口中的love,是不是有共通的地方?
中国的孝更强调你在外人看来的举动,欧美的爱更多是要求从自身出发的行为。看起来好像中国的孝更加表面,欧美的爱蔡更加深入。其实从实际来看,中国的孝因为有明确的外界标准,执行起来倒也比较容易;欧美全凭自觉,反而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,不遵守。
两者都是描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是一种道德标准。对长辈要孝顺,对父母要有爱。
我有在网上听到,欧美的父母经常在孩子成年后就让他们独立解决生活经济问题,这样子好像子女对父母就没有太多道德负担了。那他们的孝就不需要像我们这边比重那么大?
是有差异的地方,但对比也让我发现了中国孝的核心,是不是就是爱?一个是方法论,一个是世界观。或许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,探索更优秀的人际关系。
发表回复